75周年·湖南志丨融湾向海逐浪高——郴州市高质量发展观察

郴州,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川流不息的人马货物,留下了“楚粤孔道”的历史诉说。开放大潮,波澜壮阔。得广东沿海改革开放风气之先,郴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始终把开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从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渡试验区”到建设“开放发展排头兵”,从深度融入大湾区到“郴州-佛山合作”持续升温,从千亿园区建设到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横空出世,从“郴长欧”国际班列开通到“湘粤非”铁海联运呼啸而行……今日郴州,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要充分发挥对接粤港澳‘桥头堡’优势,在建强自贸试验片区、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强招商引资上持续用力,在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上彰显新担当。”郴州牢牢把握区位优势,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瞄准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创新示范区、开放发展排头兵、湖南重要增长极”四大定位,不断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3年9月16日,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郴州举办。敞开“南大门”,对外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一十里慢步悠悠到尧坡,二十里分水河边看风波……”南起宜章县南关街三星桥,北至苏仙区裕后街,旧时被称作“九十里大道”或“骡马古道”。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实施“海禁”政策,独设广州为对外贸易港口,郴州作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必经之地空前繁荣。日升月落,斗转星移。郴州昔日“骡马日以千计,挑夫不下万人”的盛况,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山和水在变,路与城在变,不变的是郴州对外开放的闯劲与决心。1985年7月,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到郴州考察,提出打开“南大门”的设想,以适应广东全方位开放的形势。1987年6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在郴州建立“弹性地带”,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使郴州成为湖南与广东经济联系的桥头堡和突破口,以此推动整个湖南经济振兴。198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郴州被国务院确立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过渡的试验区,这一消息,廓清了思想的迷雾,加快了开放的步伐。五岭脚下、郴江河畔,人们“谈改革、议开放、想搞活”,客商纷纷来郴投资兴业,一派热闹景象。理念一变,地处内陆的郴州一步步“向海而行”。从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过渡的试验区,到2011年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再到2020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起航,4个“80%”,成为郴州11个县(市、区)开放发展的共同选择。“80%以上的招商产业项目来自大湾区,80%以上的外地游客来自大湾区,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给大湾区,8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大湾区。”谈及郴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系,郴州市委书记吴巨培用一组数据进行阐释。奋进中的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依托“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政策叠加优势,大力推进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综保区“1210”海关监管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链条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新机制、保税维修业务创新、对接粤港澳协同推进“跨省通办”等16项创新案例,入选湖南自贸试验区第一批制度成果。有色金属、玻璃、建材、家具、电子产品……随着“郴州-长沙-欧洲”国际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尼日利亚-郴州”海铁联运等通道的开通,每周都有“郴州制造”从郴州陆港出发,奔赴世界各地。目前,郴州陆港已先后联通了东盟、欧美、非洲等地区的30个境外国家,链接了境内50余个城市的货运铁路线。践行“两山论”,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胜势跨过南岭,改革开放的南风扑面而来,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然而,毗邻大湾区的郴州,受“有水快流”等粗放型发展理念影响,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长期依赖矿产开发、传统制造业负重前行,未能将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1978年资兴市建设中的东江大坝。周建生 摄绿色理应成为郴州的发展底色。近些年,郴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开展了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一个个美丽蝶变相继上演。由黑色到绿色。临武县的三十六湾,是郴州重要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区之一,一度因无序开发而满目疮痍。郴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伤”的气魄,对三十六湾实施生态修复和重金属污染治理。2013年,三十六湾被湖南纳入湘江保护与治理省级“一号重点工程”;2018年,成功申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十年来,各级共投入20亿元治理三十六湾。由粗放到集约。嘉禾县没有铁矿,却有“打铁”传统,铸锻造业起于秦汉、兴于明清,贡献了全省40%的铸件产量。但“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式发展,让嘉禾县一度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推动铸锻造业转型升级,如今嘉禾县不到3平方公里的街区,集聚了41家先进铸锻造企业,拥有全省唯一以铸锻造业立园的省级经济园区,精密配件供货特斯拉、奔驰,数控机床、专用汽车出口东南亚、非洲。由上游到下游。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矿产品精深加工,让“开放合作”“吃干榨净”成为高频词。自2022年以来,郴州依托丰富的含锂资源,引进7个企业联合体签约,总投资额超过1400亿元,涵盖“矿产资源-电池材料-电池制造-装备制造-电池回收”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今年6月18日,广东省电池行业大会选择在郴州临武县举行,一批新能源企业落户湘粤(临武)电池产业集聚区,成为“上游引下游、下游配上游”的典范。宜章县莽山五指峰景区现云海景观,如梦如幻,蔚为壮观。郭立亮 摄由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高椅岭,一度因为火电企业无序排放而满目疮痍,如今华丽转身为“丹霞秘境”,水土流失总治理率达99.84%,裸露地植被恢复率达99.64%。为保护东江湖“一湖好水”,资兴市以湖南省首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对东江湖从“管水、护水、治水、用水”方面下功夫,闯出一条东江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水立方”新模式……云雾中的资兴市东江大坝更显巍峨壮观。邓仁湘 摄生态是郴州最大的优势,痛定思痛之中,郴州一边修复满目疮痍的矿山,一边在“舍”与“得”之间绘就“山水画卷”。2023年9月在郴州召开的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向世界发出盛情邀请,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阔步向未来,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红军长征期间,郴州大地上涌现了一个个折射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最为人们熟知的当属“半条被子”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16日在沙洲瑶族村考察调研时说过,“‘半条被子’的故事,代表了我们党的初心,体现了党的为民本色。”穿越时空,“半条被子”精神闪耀着历久弥新的时代伟力。放眼整个郴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已经成为各级党政干部的价值遵循。汝城县“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朱桂花 摄近些年,郴州深入实施郴资桂“一核四极、两轴四带”一体化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郴佛对口合作等重大战略,加快建设“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农产品加工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有色金属新材料、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锂电新能源、现代装备两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数字产业上培育新增长点,就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五条城市重要干道提质升级、六个入城门户节点打造、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裕后里和环北湖商圈新晋城市“网红”……郴州变了,城市越来越美了。古韵悠然的村庄、碧波荡漾的西河相映成景,“唤醒老屋”试点做法、乡村建设“微改造精提升”经验全国推介……秀美画卷徐徐铺开,乡村同样焕新颜。从“变”到“不变”,越来越多的郴州记忆被保留。从裕后街的骡马铜铃声到711时光小镇的峥嵘岁月,从传统村落的古风古韵到濂溪书院的文脉传承,五湖四海的游客,来郴州总能享受生态之美、感悟精神之力。安全就是福祉,安全就是责任。对郴州这座湘南重镇而言,极端性气候事件接踵而至,1999年“8·13”特大洪灾,2006年迎战“碧利斯”,2008年抗击特大冰雪灾害……今年7月26日以来,受台风“格美”影响,郴州多地遭受暴雨,单点降雨量突破湖南省历史极值。尤其是资兴市,雨量之多、强度之大、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强,历史罕见。闻“汛”而动,听令而行。灾害发生后,郴州市和资兴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迅速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党员干部打头阵、挑重担,“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冲锋在最前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8月2日晚,郴州市委、市政府紧急启动10个县(区)对口帮扶资兴行动。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部署,按照“一村一单位(企业)”原则,安排46个省直单位(省属国企)对资兴市46个受灾严重的村开展对口支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阔步向未来,郴州深入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誓言铿锵有力:“我们各项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群众的笑脸,发展的成果一定要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郴州市委宣传部提供)来源:湖南日报

2024年08月15日

让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如何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作出部署,其中专门提到“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间往往要经历漫长且复杂的对接、试错和迭代过程。为让更多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技术经理人这一职业群体应运而生。技术经理人是指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从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评价、推广、交易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员,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科技与产业之间的“红娘”。“技术经理人作为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纽带,在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专家表示,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技术经理人”这一新职业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目前,超过10个省份将技术经理人纳入职称序列,许多省市将技术经理人才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北京、陕西、成都等省市出台了推动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行动计划、认定工作指引等专项政策。与此同时,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推进“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建设,组织全国学会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高级研修、技术经理人能力评价标准体系构建和试点评价、技术经理人初中高级教材编写等工作。多所高校设立了技术转移硕士学位点或开设技术转移相关硕士培养项目,相关单位开展了不同等级的技术转移人才专业化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当前我国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其规模、质量尚难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需要。科技部印发的《“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技术经理人数量突破3万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相关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顶层指导性文件,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必须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并完善评价、使用、激励机制。”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与相关部门着力优化技术转移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经理人培训教材,研究并建立细分行业技术经理人能力水平评价标准。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专家认为,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还需要拓宽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以保障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职称评定和薪酬激励等基础条件,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同时,还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强化数智赋能、深化与科技金融有机结合、提高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环境。(温竞华)来源:新华社

2024年08月15日

李志坚带队调研资兴市州门司镇州门司村灾后重建工作

8月13日,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志坚带队前往资兴市州门司镇州门司村调研灾后重建工作,并召开座谈会。郴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海燕出席座谈会,郴州市科技局、资兴市政府、州门司镇、州门司村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李志坚来到受灾现场察看灾后重建工作开展情况,详细了解转移安置、淤泥清理、垃圾清运、消杀防疫等工作进展,深入受灾农户家中细致了解生产生活恢复及用水、用电等情况。当天,省科技厅为州门司村灾后重建提供了首笔帮扶资金,计划用于清淤和垃圾清理等工作。会上,李志坚听取了州门司村、省科技厅对口支援工作队等工作汇报。他强调,要聚焦“四通”“三有”,全面实现通路、通电、通信、通水,加快河道疏浚、淤泥清理、垃圾清运进度,加大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防治力度,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做好基础设施恢复、农田水利修复、核损房屋重建的统一规划。要勇于担当、善作善为,村支两委要勇挑重担,组织落实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受灾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开展自救、互救,营造团结互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邻里氛围。要切实做好帮扶工作,工作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开展工作,加强对接汇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指导做好灾区重建项目的申报等工作。来源:科技湖南

2024年08月14日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年7月31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工作中要做到:——坚持全面转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协同转型。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坚持创新转型。强化支撑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绿色转型提供更强创新动能和制度保障。——坚持安全转型。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妥善防范化解绿色转型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二、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各类空间布局。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推进主体功能综合布局,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完善差异化政策。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系统谋划海洋开发利用,推进陆海协同可持续发展。(二)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和协同转型,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持续加大对资源型地区和革命老区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三、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三)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持续更新土地、环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健全产能退出机制。合理提高新建、改扩建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企业,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鼓励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五)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电力系统、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建设运行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推动各类用户“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既有设施节能降碳改造,逐步淘汰“老旧小散”设施。引导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上下游企业提高减碳能力。探索建立环境污染和气象灾害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科学分析、智能决策系统。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四、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六)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坚持先立后破,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接下来5年逐步减少,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合理规划建设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所必需的调节性、支撑性煤电。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七)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八)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在规模能力、空间布局、建设节奏等方面的衔接协同,鼓励在气源可落实、气价可承受地区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发电,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建设智能电网,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到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五、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九)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国家铁路、公路、水运网络,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客货运周转量。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加快货运专用铁路和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主要港口、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提高绿色集疏运比例,持续提高大宗货物的铁路、水路运输比重。优化民航航路航线,提升机场运行电动化智能化水平。(十)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新建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低碳(近零碳)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因地制宜发展高速公路沿线光伏。完善充(换)电站、加氢(醇)站、岸电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配送方式绿色智能转型。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人行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十一)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六、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十二)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在城乡的规划、建设、治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转型要求。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严守城镇开发边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保护和修复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合理规划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增强城乡气候韧性。推广绿色建造方式,优先选用绿色建材,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十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建立建筑能效等级制度。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节水降碳改造,推广先进高效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发展清洁低碳供暖。(十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优化种养结构,推广优良作物畜禽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养殖技术,推进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培育乡村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序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十五)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高水平、高质量抓好节能工作,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升级。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探索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严把新上项目能耗和碳排放关。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碳管理机制,推广节能降碳“诊断+改造”模式,强化节能监察。(十六)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水、粮食、土地、矿产等各类资源的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发展节水产业,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优化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提升海域空间利用效率。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提高开采效率,加强低品位资源利用。(十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再生材料和产品质量,扩大对原生资源的替代规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提升再生利用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八、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十八)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将绿色理念和节约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引导公众节约用水用电、反对铺张浪费、推广“光盘行动”、抵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解决噪声、油烟、恶臭等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十九)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推行绿色制造、采用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回收利用资源,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设计、采购、制造标准规范,加强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完善能效、水效标识制度,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加强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完善认证机构监管机制,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认证机构。(二十)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和规模,适时将碳足迹要求纳入政府采购。引导企业执行绿色采购指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绿色积分等途径,鼓励企业采取“以旧换新”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节水器具、节能灶具、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售后服务保障。鼓励用户扩大绿色能源消费。九、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二十一)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预测、发现、评估和预警机制,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组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平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前沿科技项目,着力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激发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夯实绿色转型智力基础。(二十二)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将绿色转型相关技术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重要支持方向,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低碳零碳工艺流程再造、新型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体,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资助力度,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相关国家科技计划。(二十三)开展创新示范推广。发挥创新对绿色转型的关键引领作用。开展多层次试点,推进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探索有利于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商业模式,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十、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二十四)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等领域工作。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二十五)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在合理评估风险基础上引导信贷资源绿色化配置,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绿色信贷发展。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进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创新。发展绿色保险,探索建立差别化保险费率机制。(二十六)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创新和优化投资机制,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项目积极予以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转型相关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二十七)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完善鼓励灵活性电源参与系统调节的价格机制,实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健全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政策,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完善居民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及特种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支持地方完善收费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激励机制。(二十八)健全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完善交易制度规范及登记、出让、转让、抵押等配套制度,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健全法规制度,适时有序扩大交易行业范围。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加强绿电、绿证、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二十九)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推进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制定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十一、加强绿色转型国际合作(三十)参与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三十一)加强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拓展多双边对话合作渠道,加强绿色发展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宣传中国绿色转型成效,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绿色投资和贸易合作,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有关国家务实合作,提高境外项目环境可持续性,鼓励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加强绿色技术合作,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外方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加强绿色标准与合格评定国际合作,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修订,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在碳足迹等规则方面衔接互认。十二、组织实施(三十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本地区本部门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结合实际抓好本意见贯彻落实。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积极推进本领域绿色转型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科学开展考核,加强评价考核结果应用。重要情况及时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三十三)加强法治保障。各有关单位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法典和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专项法律。落实民法典绿色原则,引导民事主体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机制。来源:新华视点

2024年08月12日

同心协力 同舟共济 | 省科技厅赴资兴市调研指导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资兴市州门司镇州门司村是省科技厅抗洪救灾对口支援村,8月9日,省科技厅厅长朱皖带队赴州门司村调研指导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厅二级巡视员颜卫东参加。朱皖一行到达州门司村后直奔救灾一线,现场详细了解全村受灾、自救和灾后救助恢复等情况,指导救灾帮扶、生产自救等工作,并走访慰问部分困难群众。对口支援调研活动现场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朱皖听取了省科技厅对口支援工作队、州门司村等工作汇报,与会人员对州门司村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以及工作难点进行了深入交流。朱皖表示,省科技厅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强总理、张国清副总理指示要求,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把支持州门司村灾后重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不遗余力支持州门司村做好灾后重建。朱皖强调,要最迅速地响应救灾需求、最高效地调配救灾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众损失。要把生活保障做到位。优先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加快推进受灾设施修复,尽早实现“四通”“三有”,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要把安全措施做到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加大隐患点的安全巡查力度,严防发生次生灾害。做好安全隐患标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范意识。要把重建规划做到位。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精准施策、务求实效”的原则,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同步谋划一批灾后重建重点项目,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对接,争取资金政策支持,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强有力保障。据悉,省科技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已第一时间组织工作队进驻州门司村指导帮扶救灾工作,目前已做好32户房屋受损户安置。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结合州门司村实际情况,全力做好灾情后续处置、群众安置保障、灾后重建修复指导等方面工作,有力有序、加力加速、用心用情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为打好打赢抢险救灾攻坚战贡献科技力量。

2024年08月11日

一图看懂高质量发展六方面成就

2024年08月08日